高考,是每个考生的一个人生转折点,至关重要。所以考生不仅要从知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也应该从心理上作好准备,争取在高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那么,如何调节考前心理呢?
第一,考生不应把高考看得太重。高考对于内个人的人生来说都尤为重要。但考生更应该懂得,高考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远。高考是综合能力的测试。考上大学(或能上理想的大学)固然不错,能得到更好的训练。但个人的综合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你只要有一定的能力,考不上大学,同样能有所作为的。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一所综合性很强的大学。相反,如果你水平一般,即使考上大学又有多大意义呢?第二,考生要学会放宽心。有的同学考试前可能已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如至少考上什么大学,总分在几百几十分以上,甚至各科多少多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很好,可以激励自己,但考前要放弃这些念头。奥运会赛场,哪个运动员不想得金牌?但赛前老是想金牌是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的。据说对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来说,有一个专门的心理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在比赛前不老是想万一金牌得不到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而是集中注意力想我怎样做才更好。高考前过高的期望使心理压力增加,对正常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起干涉作用。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三,克服紧张情绪的负面影响。考试紧张,包括考前紧张及考时紧张。对考试紧张,不少考生努力想克服之。其实,考试紧张,乃人之常情,是正常的现象,不紧张才不正常呢!如果对考试紧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可以减少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认识到适度紧张有好处,不少同学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做试卷,如果放在平时,往往时间不够,而且错率较高,但考试时往往这种情况会少许多,所以,适度紧张有好处,如果你不紧张,我倒希望你能紧张起来。当然,如果太紧张,显然也是不好的。这就要注意紧张的释放了。在平时,如上述所言期望不要过高,要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
考前一段时间,同学之间应该应该更多的交流,适当的交流能够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对于考试时存在的紧张状况,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当做做深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