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考试很容易令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情绪,尤其是中考。虽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决定考试的主要因素,但是能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还受到心理状态、应试技能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放下心理包袱,轻轻松松上阵,考出理想的成绩尤为重要。
首先,要端正考试态度,化压力为动力,以免未考先慌。考试是对考生前一段知识的学习的自我检测,考好了,是对前段学习的一个肯定,会增强信心,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没考好,会迫使自己认真去分析原因,找出学习上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学生们不应过分的注重考试的结果,这样会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其次,学生要学会进行地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内心对话,自我沟通来保证考前的适度紧张,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我已经准备充分,考试并不可怕”、“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只要在考试前作了最大的努和就行”、“我现在很镇静”、“不要慌、不要慌,没什么了不起”、“现在比以前好得多了”等。
此外,学生们还应学会通过多种自我训练的方法进行自我排解。所谓自我训练就是指学生应多回忆过去考试中成功的体验,通过内心辩论,分析出现的消极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例如:“每到考试,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自己强。”针对这种意念,引导自己辩论:“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毫无必要!班里确实有比自己更强的同学,但也有不如自己的同学,因而担心其他同学比自己强,这是无根据的。”考试固然意味着同他人的竞争,但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归根到底是同自己在竞争。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其他同学比自己强上,这种心理多么幼稚!而且它使自己离开当前的中心任务,而把精力白白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猜测上,助长了自卑情绪,使自己丧失了信心和勇气,简直是一种精神枷锁。那么,个人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要记住:抓紧时间排除杂念,立足于自身的条件,汲取其他同学的成功经验,这才是自己应取的态度。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担心顾虑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然后对这些观念一一进行自我辩论,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参加考试的信心,减缓或克服考试焦虑担忧的成分,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考场上。 如果以上方法对于考生的心态调整,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们也可采用放松训练法,即大家可以找一些韵律舒缓的音乐磁带、专门的公训练磁带或想像放松程序,在家里进行自我训练。对于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的紧张现象或有身体不适的感觉,考生可以从心理上下意识地松懈一下;如果时间是足够的,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揉抚双眼、进行深呼吸、闭上双眼使身体取静、按摩头顶中心(中医称为“百会穴”)以及松驰躯体、自我暗示取静等。以上方法如果考生在考前准备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会很好地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充满信心迎接考试,并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